本科課程

 

本科課程列表如下。學生可瀏覽載於本手冊的修讀辦法以了解各課程的規定及適用年度,及於註冊及考試組網頁參閱本學年開設的科目資料。

 

各項課程

 

文學院

人類學

阿拉伯研究 1

考古學 1

雙渠道雙語研究 2

粵語及普通話科目

華語(粵語)二語 1

華語(普通話)二語 1

中國語言及文學 3

中國語文科目

中國研究

英文創意寫作 1

文化承傳學 1

文化管理

文化研究

策展與藝術策略 1

英文

英語科目

電影與螢幕研究 1

藝術

法語 1

德語 1

歷史

香港手 1

日語 1

日本研究

韓國語 1

語言學 3

音樂

哲學

公眾歷史 1

公共人文學

宗教與健康 1

宗教研究

西班牙語 1

神學

翻譯

 

 

工商管理學院

亞洲商業學專修組別

商務學 1

環球商業學專修組別

酒店旅遊及房地產

保險、金融與精算學

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4

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專修組別

專業會計學

計量金融學

 

 

教育學院

幼兒教育 5

教育 1

運動科學與健康教育 2

人體運動科學與健康研究 6

數學及數學教育

健康與體育運動科學

 

 

工程學院

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

生物醫學工程學

計算機工程學

計算機科學 7

數據分析與信息學 1

電子工程學

能源與環境工程學

能源科技 1

工程管理學 1

金融工程學 1

金融科技學 3 8

信息工程學

物流及供應鏈管理 1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

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

萬維網與雲端計算 1

 

 

法律學院

法學 1

法學士

 

 

醫學院

生物醫學

中醫學

社區健康 2

老年學 2

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

內外全科醫學士

護理學

藥劑學

公共衞生

 

 

理學院

生物化學

生物學

細胞及分子生物學

化學 9

地球與環境科學

地球系統科學

環境科學

食品及營養科學

數學 7

分子生物技術學

自然科學 2

物理

風險管理科學 10

統計學 10

 

 

社會科學院

應用多元研究 1

建築學

同創:社會科學與創新實踐 1

科學與政研究

經濟學 7

性別研究 2

地理與資源管理學

全球傳播

全球研究 11

政治與行政學

新聞與傳播學

心理學

社會政策 1

社會福利 1

社會工作

社會學

城市研究

 

 

致真交叉數學科學院

數學科學理學士哲學博士銜接課程

 

 

其他課程

生物科技、創業與醫療管理

計算數據科學

創業與創新 1

環球經濟與金融跨學科主修課程

學習設計與科技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

數學與信息工程學

計量金融學及風險管理科學 10

 

 

雙主修課程

中國語言及文學及翻譯/翻譯及中國語言及文學

歷史及英文/英文及歷史

歷史及日本研究/日本研究及歷史

語言學及翻譯/翻譯及語言學

語言學及心理學/心理學及語言學

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及金融科技學/金融科技學及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生物學及化學/化學及生物學

新聞與傳播學及心理學/心理學及新聞與傳播學

新聞與傳播學及社會學/社會學及新聞與傳播學

航天科學與地球信息學及X 12

跨學科數據分析及X 12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及X 12

 

 

雙學位課程

文學士(中國語文研究)及教育學士(中國語文教育)

文學士(英國語文研究)及教育學士(英國語文教育)

工商管理學士(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及法律博士

 

雙學位課程選擇

文學士(翻譯)及法律博士

工商管理學士(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及社會科學學士(新聞與傳播學)

工程學士(生物醫學工程學)及工商管理學士(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工程學士(計算機工程學)及工商管理學士(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工程學士(電子工程學)及工商管理學士(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工程學士(能源與環境工程學)及工商管理學士(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工程學士(金融科技學)及工商管理學士(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工程學士(信息工程學)及工商管理學士(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工程學士(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及工商管理學士(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工程學士(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及工商管理學士(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法學士及文學士(翻譯)

法學士及社會科學學士(社會學)

理學士(計算機科學)及工商管理學士(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社會科學學士(新聞與傳播學)及工商管理學士(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社會科學學士(社會學)及法律博士

 

 

大學核心課程要求

中文

英文

通識教育

認識中國

國家憲制秩序與香港

資訊科技/數碼素養及計算思維 13

體育

 

 

其他

在學‧在職計劃

亞洲課程

 

 

查詢

學生應細閱本手冊中學業規則的章節,特別是與其修讀課程相關的學則,以充分瞭解所修讀課程的課業負荷、試讀、休學、畢業評核等各事項。至於註冊、選課、申請更改主修課程或修業期、申報及更改副修課程、請假及申領學業證明書等事宜,可向註冊及考試組查詢;內外全科醫學士學生則應向醫學院院務處查詢。

 

課業成績之查詢

學生如對任何科目之成績有疑問,須於成績發放日期起兩星期內,向有關教師查詢,逾期恕不受理。

 

科目編號及序列說明

每一科目編號均由四個英文字母及四個數字組成。字母代表學科(例如ENGEBIOL 分別代表英文及生物學科)。本科課程科目之第一個數字指示修讀階段。本科課程科目編序由 1 4,研究院科目編序則由 5 9

 

科目修讀階段屬較低層次者,通常應予先修。但大部分科目均可供各修業年學生靈活修讀,視乎學生能否符合所設之先修及同修規定而定。

 

 

1.

只開設副修課程。

2.

特別為副學位畢業生而設的兩年制課程。

3.

開設與北京大學合作的本科雙學位課程

4.

開設與 IE University 合作的本科雙學位課程

5.

除了五年制課程外亦開設特為副學位畢業生而設的兩年制幼兒教育文學士課程

6.

開設與北京體育大學合作的本科雙學位課程。

7.

開設與清華大學合作的本科雙學位課程

8.

開設上海交通大學合作的本科雙學位課程

9.

開設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合作的本科雙學位課程

10.

開設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合作的本科雙學位課程

11.

開設與早稻田大學合的本科雙學位課程。

12.

開設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合作的雙主修課程。

13.

數碼素養及計算思維科目是適用於二○二二至二三年度及以後入學學生的新科目。